关于此钟如何由邳至淮有一个美丽的传说:淮安有一口灵钟,在旧城北门楼上。相传,在淮安西湖(淮安城西旧时为湖泊,即管家湖)未涸时,每逢风雨交加的夜晚,行舟人常常听到湖心钟声响亮。当地居民因此就注意察看。在一个风雨的夜半,果见有二口巨钟浮斗水面,于是即告诉官府,官府即派人捕捞,得到其中一口钟,悬挂在北门城楼上,击之,声闻数十里。此虽为传说。但邳卅原属淮安府,可能是当时发大水时,将此钟冲漂至淮亦未可知。
该钟高1.98米,底口径1.32米,厚8厘米,重1.75吨。钟身呈圆柱形,钟纽造型为连体双龙,身上披挂鳞甲,四足撑立,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王五子蒲牢的形象。因蒲牢生性好鸣,于是被“量才”使用,置于钟顶,期望钟声能因蒲牢相助而洪亮悠扬。肩部九乳,相距均匀,腰部有三道弦纹,使钟腰呈上下两部分。上部铸有“皇帝万岁,重臣千秋;国泰民安,法轮常转”十六个阳刻楷书大字,分列四面。并有铭文十四行,每行二十字,约二百四十余字,楷书阴刻,系介绍此钟的铸造经过及官民姓氏。钟唇呈八瓣荷花形,钟口有阴刻“最响”二字。
唐县兴悦工艺品厂
15720055298
中国 保定